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亮点抢“鲜”看!
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科教文卫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将于8月25日至29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这场以“深化互利合作 推进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中蒙建交76周年与博览会创办十周年的重要节点事件,更在贸易数据持续攀升的背景下,蕴藏着区域合作、产业协同、创新融合的多重新机遇。
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不仅立足中蒙合作,还辐射东北亚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前四届博览会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8000家企业参与,签约合作协议近600个,第四届单届签约金额就达3800多亿元。
本届博览会更突出“区域性、开放性、多元性”:一方面,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大图们倡议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对接;另一方面,立足东北亚各国,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拓展全球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内蒙古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外贸进出口值已达8150亿元,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60.4%,博览会将进一步放大这一辐射效应。
中蒙经贸合作充分体现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强大韧性和潜力。本届中蒙博览会将着力打造国家向北开放新平台、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新纽带、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支点。
中蒙贸易额已连续多年保持增长,2024年中方统计达1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蒙方统计达190.5亿美元,正稳步向200亿美元目标迈进。而本届博览会的合作机遇,早已超越传统贸易范畴,呈现“新兴领域突破+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特征。
绿色与数字经济双线发力:蒙古国正推进“绿色发展政策”,中方则聚焦新能源合作,博览会将集中展示中蒙电力跨境输送技术、30余项新能源及现代煤化工成果,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20余家全球500强企业将带来前沿技术。同时,依托内蒙古“全国最大云计算园区”优势,设置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展区,呈现“东数西算”解决方案及蒙古国新能源数据中心规划,吸引专业采购商对接。
外贸与制造业增值突围:第四届中蒙博览会蒙古国有500多家企业、860多家制造商参展,展出产品种类达113种,总销售额达600万元人民币(约29亿蒙图),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双方合作的实际成果。本届博览会将聚焦加深产能合作、开辟出口新渠道、扩大经贸与投资合作,延续良好的合作态势。
本届博览会在展览展示上实现“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品质化”四大突破,为合作提供更高效的对接场景。
国际化覆盖更广:邀请近6000名中外嘉宾、1500余家企业参与,除中蒙俄外,还涵盖中亚、东南亚及巴西、肯尼亚等30多个国家,“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专业化聚焦精准:设置新能源、矿业、现代农牧等专业馆,通过“跨境产业链图谱”直观呈现区域产业协同路径,配套“中蒙矿业合作对接会”“清洁能源考察”等活动,强化产业深度对接。
数字化体验升级:借助VR技术打造“穿越式”场景,观众可沉浸式体验中蒙边境风电基地、智算中心实景;内蒙古12万P算力(智算占比90%,全国第一)的算力优势,为数字经济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品质化服务暖心:为参展商提供“全流程无忧服务包”(展位设计到报关全程代办),为专业观众提供“一对一商务匹配”,为公众设置非遗展演、美食品鉴等体验环节,兼顾专业价值与大众参与感。
中蒙博览会的价值不止于短期签约,更在于构建长效合作生态。数据显示,中国已帮助蒙古培训各领域人才9700多名,“一带一路光明行”为蒙古国600余名眼疾患者带来光明;2024年内蒙古边民互市交易额达7.8亿元(同比增长113%),15.8万人次边民受益。
本届博览会期间,“蒙古国日”“科技与创业论坛”等人文交流活动将持续深化民心相通;中蒙官产学研对接则将推动政策沟通常态化,为绿色能源、食品安全、旅游业等长期合作扫清障碍。
从190.5亿美元的贸易额到3800亿元的签约成果,从中蒙俄铁路联通到数字算力协同,第五届中蒙博览会的“新机遇”正藏在每一组数据、每一场对接、每一次交流中它既是区域经济复苏的“催化剂”,更是中蒙“互利共赢”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