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煤炭运输流程中哪些环节很关键?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我国煤炭市场稳中求进的上升趋势,供应与需求地区的显著差异,决定了煤炭物流的重要性。煤炭产业链长,复杂度高,运输更是贯穿产业链的整个环节,来实现煤炭产品上下游之间的实体流动。煤炭从开发到用户手中,最为复杂的就是物流环节,煤炭价值链的重构,就要求对煤炭物流进行革命性的格局重塑。
煤炭物流格局重塑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公转铁,或者说多式联运。众所周知,多少年来,煤炭、焦炭、钢铁和矿石等“黑货”以铁路运输为主。煤炭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三种,其中,铁路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占比为7:2:1。
铁路可实现长距离运输,其安全性和系统性较其他的运输方式要明显,作为大宗物流中的重要一员,煤炭的运输方式依次序优先选择水路、铁路和公路。虽然铁路运输已是煤炭运输的主要形式,但还不够,还需公转铁、多式联运。早在2018年,国务院就明确指出,运输结构调整的主战场是推进大宗货物的“公转铁”“公转水”,对煤炭来说,其效果立竿见影,2020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铁路运输煤炭将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
煤炭运输距离长,公转铁的衔接存在种种困难,因此,公转铁需要铁路对沿线煤源、煤种、流向等进行了深入调研考察,需要尽快解决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滞后,枢纽吞吐能力不足,集疏运系统不匹配问题。煤炭物流是先天具有多式联运属性的行业,多式联运是解决成本和效率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炭物流绕不开的门槛。未来综合交通网布局“将要以铁路为主干”,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以铁路运输为核心、多式联运为纽带,水运、陆运为两翼的煤炭物流体系将形成。
在实现提质增效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较快地改善煤炭物流业的结构,依托物流大通道和立体枢纽,可以加快形成国家多式联运网络架构,优化多式联运分层、分类节点布局。事实上,公转铁、多式联运本质是煤炭物流“质”的提升,在公转铁、多式联运的道路上,实现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的转变,由传统铁路承运人向一流综合物流服务商和方案解决商转变。
大宗商品是国民经济基石,大宗商品物流的智慧化,关系着国计民生,数字化是未来大宗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煤炭运销供应链运输效率低下的现状以及供应链形式繁杂琐碎的特性,数字化物流为其发展提供新机遇。通过大数据重构物流服务全流程,实现供应链上下游连通,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在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和质量的同时,推动大宗商品供应链向数字化发展,实现产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煤炭运输距离远、范围大,为了使各方能够有效沟通,就要求货运企业必须结合“互联网+”,搭建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去链接物流的各个节点,实现高效的数据交互、高效的物流资源调配、高效的服务响应和高效的资金票据流转。
煤炭作为大宗货物,运输的最大特征就是量大,因而对于货运重载的开发有着严格要求,在主要煤运通道推广重载专用车辆及相关配套技术装备也十分重要。实现煤炭物流信息共享,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煤炭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今的物流行业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主要是将多种功能的复杂物流相互融合,使其整体的功能性得到拓展。煤炭物流企业加快自我转型,改变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内部运作效率,煤炭物流应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整合煤炭运输、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的推进,对煤炭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公路过多承担了煤炭长距离运输任务,加重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安全风险。而这类运输往往更适合运量大、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小的铁路和水路,数据显示,铁路单位货物周转量的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仅为公路的1/7和1/13。
煤炭物流面临着环保难题,双碳目标对传统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煤炭物流形成了挑战。因此,煤炭物流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减少煤炭物流各环节能耗和环境污染,释放铁、海运的资源,构建绿色运输结构,推动行业向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是物流的主基调,数字智慧是物流业发展的新引擎,绿色低碳将成为物流可持续发展的主色调,煤炭物流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进行格局重塑。